很多人小時候學騎腳踏車, 都是爸爸在後面彎著腰, 辛苦的推著車跑. 幾趟之後再偷偷的放手, 3秒鐘後看看是"成功"還是"成仁"...
以前我家是屬於放養式的, 爸爸一直很忙, 所以在我的腳踏車後面裝了兩個輔助輪後就沒管我了, 過了一陣子看我騎得還可以就拆掉一邊 (所以有一陣子騎車都會歪一邊, 倒向有輔助輪的那側), 再過一段時間再拆另一邊, 然後很神奇的, 我就會騎了. 哈
上面兩種方式都有效, 但是都有一段跌倒期...
(你問, 裝輔助輪為什麼還會跌倒?? 當一群小孩子騎著車到處亂衝, 想要快速過彎時... 有輔助輪的會翻車阿!!!)
小子是屬於謹慎型的小孩, 沒看過的東西他連碰都不肯碰一下. 而且, 只要第一次的接觸是負面的, 他就會有好一陣子不願意再碰這項物品. 雖然媽媽也很羨慕那些不到兩歲就能騎著滑步車亂衝的孩子, 我還是不敢強迫他直接嘗試滑步車.
滑板車 ➜ 滑步車 ➜ 滑步腳踏車 ➜腳踏車
我們的第一台車是
這個時候, 小子快3歲. 什麼都怕怕... 後來帶他去迪卡儂試滑板車, 挑了一台最小的, 腳一放下就能碰到地板. 由爸爸推著他走兩圈, 就比較願意自己滑. (之前在公園看過別人玩, 但是他一直很排斥). 剛開始時, 多數時間都是一腳在上,一腳在地板推著走. 偶爾重心倒錯邊, 反應不過來, 人和車會一起倒. 最初我是把滑板車放在家裡, 他經過看到就會去摸一摸滑一滑, 增加熟悉感.
➜ 入門門檻低, 小孩比較能接受
➜ 不容易跌倒, 若跌倒不會太嚴重
➜ 需要的空間小, 可以放家裡讓孩子熟悉
➜ 讓孩子認識 "保持平衡"的感覺
➜ 速度不會太快, 大人比較容易救援
滑板車有一搭沒一搭的玩了半年, 已經可以很有自信的從斜坡上衝下來了. 這時剛好朋友家有退役的
➜ 保持平衡的進階版
➜ 可以衝比較快也比較遠, 增加速度感
➜ 練習如何在轉彎時保持平衡
換車時因為確定有二寶, 所以奢侈了一點, 買了西班牙的
(另一種方式是直接買腳踏車, 然後拆掉腳踏板. 等到他能掌控後, 再將踏板裝上.)
➜ 熟悉腳踏車的重量
➜ 學習腳踏車的剎車
➜ 熟悉腳踏車的龍頭 (通常會比滑步車要遠/寬一點)
[爸爸的教學撇步]
這個階段千萬不能略過, 對大人來說, 好像"只是"換台車而已, 但是對小孩來說, 卻算是重新開始. 小孩在前兩階段, 平衡感已經很穩了, 但是換車後會有一陣子怕怕期, 這個階段是幫助他們重新掌控車子, 只要信心回來, 平衡感就會回來了. 等小孩熟悉車子後, 就可以進階下一個階段囉.
1. 小孩的腳要能穩穩的踏到地
2. 前幾趟, 要辛苦一點, 幫忙抓龍頭抓車尾. 直到小孩習慣並且能控制新龍頭 (只要會抖就要扶著)
3. 等龍頭穩了, 就改抓坐墊, 直到小孩有信心為止
➜ 練習踩踏板
➜ 練習起步
➜ 增強肌耐力, 腳踏會比滑步更需要施力
[爸爸的教學撇步]
1.扶/推著騎兩次, 讓他熟悉腳踏的感覺
2.起步時需要將踏板"定位", 調整成一高一低的樣子. 低側的腳要在地上"推一下", 高側的腳同時將踏板用力踩下 (由滑步車進階的孩子可能比較會卡在這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