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,我自己的生日記事都還沒寫完,哥哥的生日已經到了 ...
今年正式進入青春期,身高原本還矮我半個頭,不知不覺間就超過我了,暑假期間聲音也變得低沉。隨著小孩長大,親子相處模式也開始有差異,這一年彼此一直在摸索新的界線,已經幾乎無法好好溝通,出現爭執的頻率很高。
1月的專案比賽,你第一次嘗試為一件事拼到最後一刻是什麼感覺。雖然最後沒有得名,但和伙伴們一起完成一項重大任務,在這之間雖然遇到隊友能力不足,所以無法提供戰力,意見也有分歧,卻還是順利和平的一起走完了。能夠好好的在一個團隊中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互助完成任務,這是最大也最重要的收穫了。
4月春眠期,原本以為是風暴式成長需要睡眠,過了幾天才發現原來是半夜起床偷打電動,所以早上需要補眠 ... 原本正直誠實的孩子開始會為了達到目的開始耍小手段了,往好方向看,這也是社會化的一環... 畢竟太過正直的人會很辛苦。
8月準備從體制外轉回公立學校。老實說,我最害怕的就是爆脾氣青少年在學校惹事,所以利用了暑假凹小探辦了一場單車環島,在熱死人的天氣,曬著太陽,被迫把體力榨到極限,還要照顧比較弱小的隊員,鍛鍊身體的同時也磨練心志。而且還順便報了老爸以前就很想要我參加的卡內基... 可惜時間有點搭不上,在兩個班之中混著上課效果有被打折。不過,很明顯的能感受到他在有些對話中會控制住自己的脾氣,應該也算是有收穫的。
總結就是,今年最大的變動,是我們放棄走了兩年的體制外實驗之路。協助同校學長升高中,才明白這條路的風險有多高,然後發現小孩雖然學到了很多不同的東西,但該有的基礎幾乎都廢了,卻沒有足夠的課餘時間讓我能夠做相對應的處理 ... 每一季末收成績單似乎都在玩踩地雷,實在太折磨人,最後帶著小孩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列了優缺點,達成決議回歸體制。
從實驗教育回歸,對一個一天到晚闖禍,而且手寫底子本來就很差的孩子, 是一個很風險很高的決定。當然,成績什麼的,一早就說服自己不要看太緊,但當聽說班上分到國文導師時,心底涼了一陣... 想說這三年應該會很難熬了,卻沒想到這個導師明事理而且用心仔細,兒子這半年手寫字進步神速,而且導師還很能理解兒子的狀態並很願意一起溝通協調和嘗試解決。更幸運的是因緣際會進了管樂隊,(原本想學爵士鼓所以進去,最後是配到薩克斯風!!) 管樂的老師們不但熱心也熱情地手把手的帶著練,同時也很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和課業,孩子現在回家都會哼著歌,享受音樂,沒事還會跑去彈一下鋼琴,都是很棒的改變。
至於課業,第一次月考就如預期的悽慘,第二次月考進步一些,母子每天也在為了這些小事拉扯,但至少經過兩次慘敗之後,終於答應每天寫一些數學題目,爸爸也很認真的耐著性子肩負起數學指導的工作... 總之,雖然起點不高,但有緩慢進步,就很好了。
到了年底,爸爸不住在家裡後,毫無怨言地開始固定協助處理一些家務,像是倒垃圾、洗衣服、洗碗等等... 感覺除了身體長大外,心智也相對成熟一些,願意扛責任了。
接下來的目標,是能找到和平的溝通方式,也希望能夠陪伴他順利找到適合的讀書方法。不知道這段賀爾蒙狂飆的青春期要持續多久,只能咬著牙撐過去了!!